蕉村镇介绍

地名由来:蕉村镇原名“焦村”,因当地以焦姓居多得名。

【基本情况】蕉村镇位于高县南端,有高县南大门之称。幅员面积85.78平方公里,有田土总面积34642亩,其中田16510亩,土18132亩,16村143社,总人口33165人。属亚温带气候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草木繁茂,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,森林覆盖率达40%。

【人文历史】清代属高县绥来乡第一、二甲。民国18年(1929)置蕉村乡,因蕉性多而名。民国24年改联保。民国29年11月,龙潭寺联保并入,复为乡。民国30年,原龙潭寺联保划出。1951年2月,分置蕉村乡、潭村乡。1956年2月,蕉村乡、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。1958年10月,与龙潭乡、嘉乐乡合建蕉村公社。1959年10月,划出原龙潭乡、嘉乐乡。1978年3月,龙潭公社的龙潭、万古等6个大队并入。1980年4月,原并入的龙潭公社6个大队划出。1984年复乡。1992年建镇。

【农村经济】蕉村镇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红苕、黄豆。油料作物主要有:花生、油菜。主要经济项目是茶叶、桑蚕和生猪。2003年,生猪出栏2.2万头,产茧4000担,产干茶5000担。2002年—2003年,粮食总产量分别为18870吨、18232吨,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598万元、6043万元,第一产业分别为4219万元、4055万元,财政收入分别为381万元、154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42元、2280元。

【工业经济】蕉村镇工业经济以煤碳生产为主。2002年—2003年,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为17000万元、15206万元。

【公益事业】蕉村镇有高中所,初中1所,小学13所,在校学生4010人,教师184人。有医院、卫生院1个,医生12人,病床17张。闭路电视收视频道可达10多套节目,开通了移动、联通通讯网,信息覆盖全镇各个角落,实现了16个村都通电话。

【荣誉称号】2003年,荣获县委、政府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”荣誉称号和“社会治安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

历史沿革:

清代时期,属高县绥来乡第一、二甲。

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设蕉村乡。

1958年10月,与龙潭、嘉乐2乡合并为蕉村公社。

1959年10月,龙潭、嘉乐2乡析出。

1978年3月,龙潭公社龙潭、万古等6大队划入。

1980年4月,6大队析出。

1984年,蕉村公社改蕉村乡。

1992年,蕉村乡改蕉村镇。

蕉村镇周边行政区地图

宜宾乡镇街道地图

宜宾社区/村地图

谷歌地图导航

CopyRight 2020-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.浙ICP备2024058711号

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,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,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,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。